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第2期)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财政、货币与世界经济冲击的时变特征检验——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引言

自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演变历经了急剧下降、触底回升、缓慢回落和平稳运行四个典型化过程。2008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从上年同期的14.2%跌至11.3%,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新一轮反转态势,此后,经济增速直线回落,直到2009年第一季度达到了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阶段性谷底6.6%。随后,随着政府出台四万亿救市计划以及央行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为期一年的触底反弹,并于2010年第一季度达到了后金融危机时期的阶段性高峰12.1%;然而本轮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并未得到长期延续,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再次回落,并于2012年第一季度跌破8%,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目前,面对“十二五”以来传统增长引擎减弱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并存的新格局,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已经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和“新常态”;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体现出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后危机时期经济复苏缓慢与经济收缩期延长等共性特征。一个自然的问题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换挡是源于世界经济景气变动的影响还是由自身结构转型所致?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信贷政策)是否能够有效熨平现阶段的经济波动?基于此,本文将从这一视角出发,考察样本期间内世界经济景气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速的影响,同时测度不同时点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在熨平经济波动过程中的有效性,从而为宏观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