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低丘缓坡生态经济区功能布局
随着“十二五”时期大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聚集、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局面的形成,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增,坝区建设用地远远不足,难以满足快速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大理市开始进行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布局的研究对保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以大理市低丘缓坡生态经济区为例,基于功能分区的定义,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等理论,在充分考虑了山区生态单元的完整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对大理市低丘缓坡生态经济进行分区,不仅为后续有效布设山区经济项目提供了参考,而且为低丘缓坡的区划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19世纪初德国洪保得(Humboldt)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等温线图,他认为气候与植被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指出气候同样与纬度、海拔高度、距海远近及风向等因素有关,这为生态区划的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最早进行区域规划的是孟利亚姆(Merriam),他于1898年的研究中首次以生物作为自然分区的依据,将美国的生命带和农作物带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了详细划分。随着生态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生态经济区划的研究也逐渐走向更成熟更科学的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发表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标志生态经济学思想的诞生。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规划研究越来越多,这类研究已经适应时代潮流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