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体系的复杂化
·我国金融体系虽然仍保持着以银行中介为主导的特征,然而,非银行金融部门在全社会信用创造活动中已占据显著位置,这使得中国金融体系日趋复杂化。
·在我国金融体系复杂化的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扮演了重要角色。
·随着金融体系的复杂化,信用总量已经脱离了货币总量,货币已经无法完全反映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活动。
·在金融体系复杂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亟待转型,分业监管的架构应该让位于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我国的金融体系已经演变为银行主导的复杂金融体系。在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突出表现为:第一,传统的信贷融资增速不断下降,非信贷融资占比显著上升;第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全社会信用创造和金融资源配置活动中的地位迅速上升,银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传统业务相对萎缩,这导致广义货币量已经不能全面反映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变化;第三,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速度加快,但利率形成机制、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以及利率和汇率的联动机制依然存在根本缺陷;第四,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运行机制和结构还存在缺陷。复杂金融体系导致货币流动性结构变化不居,货币量无法完全反映信用创造活动,非银行金融部门参与信用创造活动增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由于金融体系正在发生的上述变化,我国的宏观金融调控方式和调控指标亟须跟进改善。传统的以货币量为中间目标、以信贷传导渠道为主的货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