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江苏储蓄的影响
一 引言
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在于,通过人口出生和死亡引起人口结构尤其是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有不同的储蓄倾向,因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社会储蓄比例的波动,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其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不容忽视。关于人口老龄化与储蓄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伴随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而来的人口老龄化对资本投资、资本积累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助于揭示人口政策的经济效果。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深。作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省,江苏省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研究江苏省的老龄化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人口年龄结构和储蓄的关系,国外学者研究较多,但研究结论存在不少分歧。莫迪里安尼(Franco Modigliani)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他认为,在效用最大化的决策依据下,人们倾向于在年轻时劳动并储蓄,在老年时,人们将花费储蓄。他用中国1953~200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抚养比的倒数、当期经济发展速度对长期经济发展趋势的偏离以及通货膨胀率都对储蓄率有着显著的影响(Modigliani and Cao,2004)。沃克贝亚士等(Wakabayashi and Mackellar,1999)利用中国1995~1997年的城乡数据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的影响,发现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储蓄都有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