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低、中、高人口预测
所属图书: 人口大国的希望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2000年中国的人口和就业

人口和就业问题同“四个现代化”息息相关,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始终要注意的重要问题。2000年我国的人口和就业情况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来描述。

1.人口的数量受到控制,增长速度放慢

1982年第三次普查全国人口为10.32亿人,我们对1983—2000年的人口增长情况做了三个预测方案(见表1)。

表1 低、中、高人口预测

我们应争取20世纪末全国人口控制在12亿人左右。

2.婴儿死亡率不断下降,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预计婴儿死亡率可下降到2000年的20‰左右;人口预期寿命可延长到2000年的73岁左右。这两项反映人口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分别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3.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20世纪末全国农村人口将普遍具有小学以上文化水平,城镇具有初中以上水平,大城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可由目前的0.6%提高到2.0%左右。文盲和半文盲所占比例将大大降低,但不可能全部扫除,预计可占12岁以上人口的8%左右。

4.人口结构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过渡并向老龄化发展

按照上述中位预测方案,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可由1982年的4.9%,上升到2000年的6.9%,总体人口过渡到接近老年型。

5.人口城市化

按照中位方案的预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可由1982年的21.1%,上升到2000年的38.0%。

6.经济生产年龄人口比总人口增长为快,就业人口空前膨胀

由目前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所决定,15—64岁经济生产年龄人口将由1982年的6.21亿人,增加到2000年的8.58亿人,净增2.37亿人。

7.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