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为本的社会支持网络理念概述
社会网络的概念源起于社会人类学,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联和依存[1]。有学者认为,社会网络是存在于每个文化中的一种社会结构,是维系人与社会环境的最重要桥梁,发挥着维持社会秩序及整合社会资源的功能。[2]当个人在生活上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时,他身处的社会网络能否发挥支持的作用?而支持的结果又是否令个人面对的困境得到舒缓?这就是本章探讨“社会网络”,同时亦是“支持网络”的关注点。
社会支持网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具备什么样的特性和形态?在实践社区照顾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特别在探讨“在社区内提供照顾”的模式转化为“由社区照顾”模式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如何借网络分析和介入来满足社区的需要?这一章逐一探讨上述问题;并辅以一个城市探索老人需求和社区照顾支持的调查研究以供参考。
第一节 社会支持网络的含义
一 正式与非正式网络
社会网络是建基于人际的社会关系。正式网络泛指个人和社会制度或组织之间的关系;而非正式网络则专指个人与家庭、朋友、邻里及社区内其他人士的关系。由于后者在个人成长的生活圈子中自然形成,所以又称为自然网络,这些关系网络,成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主要来源,因而,称为非正式支持网络。正式和非正式网络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社会变迁、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也因应个人不同的成长背景、需要和态度等主观因素而衍生出不同的型态和模式。
一直以来,社会网络特别是非正式网络都被视为提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