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不同专业学生“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成绩的两两差异  |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研究——基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自然实验证据

一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本科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学班级规模往往很大,尤其是公共课程和名师课程。随着课堂规模的扩大,大班授课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由于人数众多,师生之间缺乏很好的交流,教师只能与少数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学生缺乏充分的课堂表现空间和参与机会[1]、[2],讨论式、启发式和探究式等强调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无法实施[3]。大班课堂的另一个问题是学生作业批改工作繁重。原本,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一条途径,但是繁重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认知程度。[4]相比之下,小班教学可以弥补大班教学灌输式讲授法的不足,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4]、[5]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设立更加个性化的小班研讨课。[6]

小班研讨课规模一般不大,保证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充分地交流与讨论。小班研讨课课堂上不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分析,教师只做引导和内容补充、评价。[7]小班创造了可以改变课堂互动根本特质的学习机会[8],班级规模在某些教学方式下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十分显著[9]。小班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条件和情境,教师可以比在大班中有更大的作为。[10]小班研讨课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现代高等教育思想,能够调动、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力量和自我教育潜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