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革命与投资理论创新
实行负债建设学校,引导丰裕金融资本等巨大民族积累投入到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建设上来,让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普遍受到良好教育,让世世代代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能够靠知识生存、靠技术生存、靠文化生存,而不再主要依赖土地、矿产资源和个人气力生存,尽快变教育短缺为供求平衡并略有超前,真正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这对于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将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壮举。这样的壮举,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要保证这一政策实施,需要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需要对国家投资理论和投资战略进行重新认识,结合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和人口大国的国情,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理论创新,为政府、学校、社会和受教育者扩大教育投入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 只有显著扩大投入才能实现教育优先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向全世界推介了一份著名文献《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份文献中有这样鲜明的一句话:“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这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教育优先发展思想的确立。
2010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就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讲话时指出: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