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1993~2000年我国铜、铅、锌消费量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研究

从历史发展的逻辑来看,期货市场是由现货市场衍生而来,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成熟的市场经济运作中,期现货市场是一个整体的市场,期货定价、现货物流,二者有机作用,使市场机制得以正常运行。我国期货市场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由政府直接组建的,由于初期法律法规、交易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投资者的认识存在不足,使得期货市场的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经常是期货一个价格,现货一个价格,二者走势完全不同。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治理整顿之后,2001年开始,我国开始重视期货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期货市场功能逐步发挥,期现货市场的联动性逐渐增强,一些成熟的品种已经实现了期货定价、现货物流的完美结合。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历史阶段我国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关系。

一 问题的提出

制度经济学认为,期货交易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形式,相对于现货交易、远期合约交易是制度创新的产物[1]。而从历史发展的逻辑来看,期货交易则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经历了从现货交易到远期交易,最后到期货交易的复杂的演变过程,是人们在贸易过程中不断追求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结果,是市场经济的高级组织形式。在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期货市场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现货市场、远期市场共同构成既有分工又密切联系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

一般来说,正常的期货市场发展轨迹,要经历“现货市场—远期合约—标准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