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分性别看借证农户对再借养老保险证的看法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

养老保险和农村金融双赢的制度安排——新疆呼图壁县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新疆呼图壁县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简称“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是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农保”)的参保对象,在生产、生活方面急需资金时,用自己或借用他人的《农村养老保险缴费证》作为质(抵)押物,依据一定的程序,到指定的银行办理委托贷款。贷款利率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相同,贷款的额度目前为养老保险证面值的90%,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款项系农保机构存入银行的农保资金,质押贷款所收的利息专属养老责任金,并完全进入农户个人养老账户长期滚动储备。呼图壁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室(简称“县农保办”)每年年末按委托贷款利息收入的1.5%向受托银行一次性付清手续费,受托银行不承担风险。县农保办在质押贷款农户无法归还借款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农户要求退保或者用被质押养老证的余款核销顶账。

呼图壁县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项目探索于1998年,其直接动因是该县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简称“农保基金”)面临巨大的保值增值压力。一方面,作为1997年全国农保工作先进单位,呼图壁县当时的参保人数和投保资金已颇具规模。据县农保办统计,截至1997年底,呼图壁县共有4个乡(镇)10046位农民投保,占当年全县农业人口总数的16.12%;参保资金1475.65万元,人均投保1469元,占2004年全县财政收入的13.35%。另一方面,自1997年起,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在历经8次连续下调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996年的9.18%下调为2002年的1.98%,同时国债利率也一路下调至略高于存款利率。这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