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迁对可持续发展贡献度的测算与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的经济增长不能以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发展与持续性。放弃发展,则无可持续可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长远发展将丧失根基。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两方面。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全球的行动计划。
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产业结构变迁和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产业结构变迁通常与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而产业结构变迁的集约增长效应本身即蕴涵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因此,在理论上产业结构变迁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贡献。但在实证上对此贡献度的具体测算较为鲜见。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就产业结构变迁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进行测算。
一 产业结构变迁对可持续发展贡献的理论诠释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独立源泉
产业结构的变迁首先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下,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而结构主义的观点则认为,结构转变通常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如罗斯托(Rostow,1963)认为,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增长的序列不仅仅是总量的运动,它成了在一连串的部门中高潮的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