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坚定不移地扩大消费
2009年是中国经济面临艰巨考验的一年,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中国政府作出了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的决策,取得了重大成效。1~9月GDP增长7.7%,其中最终消费拉动增长4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1.9%,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预计200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一 扩大消费始终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时只有3645亿元,2008年增长到300670亿元,平均年增长速度高达9.8%,世界罕见。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靠什么?国内外不少人认为主要靠出口、靠外需来拉动,甚至把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概括成什么“出口导向型”、“外需拉动型”等等。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要求中国“多消费、少出口”的观点更是铺天盖地而来。
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只要回顾一下我们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数据,分析一下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以下简称为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见表1),结论是不言自明的。改革开放以来,1979~2008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如下:出口在1989年、1990年和1997年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率最高,累计年份3年;投资在1985年、1993~1995年、2001~2004年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高,累计年份8年;除此之外的19年中,都是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高。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分析。出口曾经在1978年、1979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92年、1993年和2009年,共有8年时间对GDP增长处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