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农户借款的主要渠道比较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模式研究

一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选题的背景

自1993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在我国率先引进小额信贷以来,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有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人民银行出台《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农村信用社加大对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的速度和力度。2002年,人民银行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和改进支农服务工作的通知》,加大对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管理、规范和支持力度。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农村金融市场实行“低门槛、宽准入、严监管”政策,鼓励境内外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金融服务业,新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引导现有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小额信贷服务。2007年8月,银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将发放农村小额贷款的机构拓展到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小额贷款发放对象拓展到农村传统种养户、多种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各类微小企业;将小额贷款用途拓展到支持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点领域和各个关键环节;将小额贷款额度提高到发达地区10万~30万元,欠发达地区1万~5万元,联保贷款额度可在信用贷款额度基础上适度增加;将贷款期限结合农业季节特点及借款人综合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期限可延长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