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目标制:一个降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框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陆续采用了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这些国家既包括工业化国家如新西兰、加拿大、英国、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又包括新兴工业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如巴西、智利、以色列、韩国、墨西哥、南非、菲律宾和泰国等,以及最近的经济转型国家如捷克、匈牙利和波兰等。从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的总体效果讲,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体制在稳定经济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效应。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过盯住通货膨胀率引导通货膨胀预期,降低通货膨胀持续性与通货膨胀水平及其波动性,改善产出、利率和汇率等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行为,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和可信度,有效地促进了宏观经济的稳定。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上述国家没有一个放弃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制度。正是由于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践上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众多学者也开始对这一货币政策框架进行研究。由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尽管目前的经验证据不够全面和充分,但总的来说,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货币政策框架,在很多方面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基准,尤其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前文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最终目的也在于讨论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货币政策框架,从而能够应用这个货币政策框架,通过稳定通货膨胀预期、降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实现价格稳定的最终目标。因此本章首先在回顾世界各国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