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与基本经验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归根到底有赖于各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赖以依存的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最具根本性,不仅决定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而且具有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可开发性和创造性。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博士后是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引入国外人事人才管理制度角度来看,博士后制度可以说是一项最为成功的制度。随着博士后规模的扩大,博士后制度在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这项制度的发展与创新进行了初步的梳理,以便诸位关心博士后的同事们对这项制度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一 中国博士后的发展历程
博士后制度自1876年在美国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相对独立和完善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我国的博士后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借鉴了国外博士后制度和培养年轻高级人才的经验建立起来的。
(一)创立的背景及缘起(1983~1984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大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