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双约束下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
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密切联系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产业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核心指标,也是引发教育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教育结构三者相辅相成,由低级到高级的相同的变化规律为我们协调社会发展、进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思路。然而,现阶段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教育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中,存在明显的不协调、不匹配,这将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在产业各部门之间的转移进程。目前,中国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模式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宋爱忠等认为国有高校的体制内角色导致高校动力机制的缺乏,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因而应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改善中国高等教育办学[1]。二是产业结构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李彦军等人认为产业结构与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间有内在联系,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减少根本原因在于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弱[2]。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而现存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构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双约束条件。因此,本文将高等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联系起来,通过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带来的就业问题,探究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探索找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教育结构之间协同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借鉴世界主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