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对象和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现代意义的风险投资[1]起源于1946年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ARD)在波士顿地区所做的实验。但直到1957年ARD投资数据设备公司(DEC),并于1971年升值50倍,才使风险投资得以迅猛发展[2]。与此相对应,国外对风险投资的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到20世纪80~90年代逐步兴旺,至今仍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中国的风险投资实践以1985年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的成立为开端,其蓬勃发展则发端于1998年政协“一号提案”,至今已走过了近十年的曲折过程。与这一过程相伴随,国内关于风险投资的研究也逐步兴起。1998年,刘曼红教授主编的《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正式出版,标志着关于风险投资的研究正式进入中国学术界,其后随着学术研究和投资实践互动的增加,国内风险投资的研究也由基础知识普及逐步走向深入,由简单套用国外理论逐步向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
从理论层面分析,纵观国内外现有风险投资研究成果,从内容上看,总体上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涉及风险投资整体运行机制、风险资本筹集及其治理结构、风险投资决策与投资管理、风险投资退出四个方面。宏观层面的研究则主要包括风险资本市场的生成、演进及其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地位研究、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影响因素研究、风险投资业自身的绩效研究以及风险投资对经济增长、创新、就业等的影响研究等。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普遍采用实证方法,通过样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