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新型农村社区民居设计与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传统民居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行为活动的物质载体,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结果。中国传统民居所表现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综合反映。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它已形成了独特的居住环境和住宅体系,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展开,道路、供电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和农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农村生产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波及居住方式的改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的冲击,使许多民俗文化被淡化,也导致了民居的趋同现象。在新民居建设中,新建房屋缺乏针对性,没有户型、保温隔热和防火抗震等设计,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均无法满足发展变化中的实际需求,缺少既体现农村现代生活又符合地域特色的相关研究,建筑外观一味模仿城市住宅,形式雷同,千村一面,建筑形态单一,地域特点严重缺失。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城乡经济社会体制和城乡空间格局、利益格局、资源格局的重大变革,顺应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和期待。咸阳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规模适度、设施完善、产业发展、生活便利、管理有序、服务均等、生态宜居的标准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