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养老:困境分析、模式选择与策略构想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老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此事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部署、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村养老问题可以说是农村社会问题的核心。农村养老问题关系到几代人的福祉,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发展。本课题通过对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力图对农村养老提出决策建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一 背景分析
(一)现实背景
1.形势严峻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了另一个标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2000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
年龄 | 人口数(亿) | 占总人口比重(%) | 人口数(亿) | 占总人口比重(%) | 人口数(亿) | 占总人口比重(%) | 人口数(亿) | 占总人口比重(%) | 人口数(亿) | 占总人口比重(%) | 人口数(亿) | 占总人口比重(%) | 人口数(亿) | 占总人口比重(%) |
60岁及以上 | 1.30 | 10.33 | 1.776 | 13.26 | 1.85 | 13.70 | 1.94 | 14.30 | 2.024 | 14.90 | 2.124 | 15.50 | 2.22 | 16.10 |
65岁及以上 | 0.88 | 6.96 | 1.188 | 8.87 | 1.23 | 9.10 | 1.27 | 9.40 | 1.316 | 9.70 | 1.376 | 10.10 | 1.44 | 10.50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2015)数据整理。 |
表1 2000—2015年中国老龄化人口情况对比
2.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
地区 | 年龄 | 人口数(万人) | 占总人口比例(%) |
全国 | 60岁及以上 | 17765 | 13.26 |
65岁及以上 | 11883 | 8.87 | |
城市 | 60岁及以上 | 4631 | 11.47 |
65岁及以上 | 3102 | 7.68 | |
镇 | 60岁及以上 | 3198 | 12.01 |
65岁及以上 | 2124 | 7.98 | |
乡村 | 60岁及以上 | 9930 | 14.98 |
65岁及以上 | 6667 | 10.06 |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数据整理。 |
表2 2010年全国分城乡人口老龄化现状
3.未富先老
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国家坐标和国际坐标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典型特征就是“未富先老”,而这一点在农村地区更为凸显。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10000美元,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仅856美元,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按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