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有企业到外商独资企业:A企业的简要工厂史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推行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大量“新型”所有制企业的出现。与此同时,新型的管理方式在各类所有制企业中推行,由此带来了劳动关系的新特点。这些变化,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注意。在这个阶段,谈论国有企业改制、新型企业特点的书籍和论文层出不穷。学者们大多从宏观的、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新的变化。在此期间,中国的管理学开始起步,“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理念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在学界,大量西方管理学著作和教科书被译成中文,而且外资企业在实践中推行的现代管理模式,也成为学者观察的对象。
作为被外国公司并购的著名国有企业,A企业也成为个案研究的对象之一。鲜国忠从外资并购过程中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角度,研究了A企业从国有企业转制为合资企业的过程。他认为中外管理者巨大的文化差异是造成国有企业全面退出的重要原因。转型企业中工人地位的变化在一些工会研究者的文献中可以找到,但在社会学的研究资料很少见。
第一节 A企业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情况
A企业的所在地是安徽省东部的一座中型城市(以下简称为C城)。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业是其主要经济部门,缺少大型工业企业。1978年,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1.1%。农业占当地生产总值的67.6%(安徽省统计局,2003)。1992年,国务院批准C城撤市建县。这个决定大大地提升了C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速度。2003年,C城有100万城市人口,330万郊区和农村人口。按照C城的政府工作报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