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人口规模过大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教育、医疗、资源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压力。1978-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从9.63亿人增加到13.21亿人,年平均增长仅1.1%,大大低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的平均增幅。同时,中国各项指标的人均占有量也显著提升,尤其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0倍,缩小了人均增长水平明显低于总量增长水平的差距。但中国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和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变。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人口总量还将继续增加,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大、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总体文化素质较低等各种人口矛盾和问题将伴随着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长期存在。总体来看,中国人口30年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人口再生产实现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教育、健康水平等的提高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已经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九五”以后,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至10‰以下的水平,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2007年,中国人口数量达到13.21亿人,占全世界人口数量的比重已降至20%左右,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8年以来中国人口数量及其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