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14~2015年度网络犯罪案发数量最高的十个罪名  | 
所属图书: 网络时代的刑法面孔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网络犯罪的最新态势

引言

互联网在近三十年来的兴起,引发了社会生活模式的巨大改变,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时,也为网络犯罪的滋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随着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网络犯罪也随之日益高发、千变万化,“网络扭曲使用的影响力对于传统社会治理方式的冲击极为迅猛,网络犯罪数量和形式变化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和思维预期”。[1]网络犯罪已经开始成为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市场经济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公民身份财产安全的全民公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了更加强有力地打击网络犯罪,保护各种法益,我们对检察机关办理网络犯罪的多项数据进行了梳理,从多个角度分析判断网络犯罪的最新态势,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网络犯罪防治的对策建议,以求对遏制网络犯罪蔓延的势头有所裨益。

一 网络犯罪的界定

网络犯罪并不是传统的犯罪学概念。有学者认为,网络本身经历了由“犯罪对象”到“犯罪工具”再到“犯罪空间”的三个发展阶段[2],由此也带来了网络犯罪定义的三次发展,折射出网络犯罪内涵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关于网络犯罪,尽管尚无统一、清晰、明确的定义,但其内涵为“对象论”—“工具论”—“空间论”已经基本成为学界通说。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是云端成为最重要的网络平台,计算机软件、数据和应用程序都存储于云端,从那里出发,服务于无数计算机系统。此种现状,让本来似乎已经稍稍隐退的作为‘犯罪对象’和‘犯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