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青海省简称青,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分别与甘肃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境内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是长江、黄河源头所在。青海省土地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2017年全省常住人口为59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为2625亿元,同比增长7.3%,人均GDP达44047元。本部分通过分析2016~2017年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以及各要素竞争力的排名变化,从中找出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推动点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29.1 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一级指标概要分析
图29-1 2016~2017年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二级指标比较雷达图
(1)从综合排位看,2017年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综合排位在全国居第29位,这表明其在全国处于劣势地位;与2016年相比,综合排位不变。
(2)从指标所处区位看,2个二级指标处于中游区,分别为统筹协调竞争力和发展环境竞争力;其余指标均处于下游区。
表29-1 2016~2017年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二级指标比较 | ||||||||||
---|---|---|---|---|---|---|---|---|---|---|
项目 年份 |
宏观经济竞争力 | 产业经济竞争力 | 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 财政金融竞争力 | 知识经济竞争力 | 发展环境竞争力 | 政府作用竞争力 | 发展水平竞争力 | 统筹协调竞争力 | |
2016 | 26 | 29 | 27 | 31 | 30 | 25 | 29 | 30 | 8 | 29 |
2017 | 28 | 30 | 31 | 22 | 30 | 15 | 28 | 30 | 18 | 29 |
升降 | -2 | -1 | -4 | 9 | 0 | 10 | 1 | 0 | -10 | 0 |
优劣度 | 劣势 | 劣势 | 劣势 | 劣势 | 劣势 | 中势 | 劣势 | 劣势 | 中势 | 劣势 |
表29-1 2016~2017年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二级指标比较
(3)从指标变化趋势看,9个二级指标中,有3个指标处于上升趋势,分别为财政金融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和发展环境竞争力,其中财政金融竞争力和发展环境竞争力排位上升幅度较大,这些是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上升的动力所在;有2个指标排位没有发生变化,分别是知识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竞争力;有4个指标处于下降趋势,分别为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