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澳门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  |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澳门居民生活质量评价

由于产业地位的特殊性,澳门博彩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关乎澳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一个地区产业乃至经济发展的成果,应当由其本地居民分享,同时,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问题,亦由本地居民背负。因此,对于澳门博彩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应当基于居民生活的视角,对澳门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一 文献综述

(一)居民生活质量的研究

1.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

所谓生活质量,一般认为是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K.Galbrith)于1958年提出的,周长城(2001)认为它体现了“社会提高国民生活的充分程度”,还兼顾了“国民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感知结合的产物。[1]而评价居民的生活质量关键在于构建指标体系,国内外相关研究将指标体系的选取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类别。

主观指标评价体系将经济学与心理学相结合,多运用调查问卷得到居民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可以直接反映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有时被称为美国模式。Headey(1993)指出该方法是家庭经济学研究的极佳切入点,这表明主观指标评价体系能够体现个体的差异,更适用于微观层面的分析。[2]

客观指标评价体系则主要通过统计数据,综合考察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条件,更加整体化和标准化,更适用于为社会整体的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有时被称为斯堪的纳维亚模式。[3]Douthitt(1992)认为客观指标的规范化具备更强的解释能力,尤其是在可以感知的经济领域和环境等非经济领域。[4]赵彦云、李静萍(2000)[5]从9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