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整体性社会政策  |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中国扶贫精细化的理论支持

一 多维贫困及应对理论

(一)多维贫困理论的梳理分析

人类对贫困的认识及扶贫政策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人们最初对贫困的认识是物质贫困。英国经济学家郎特里、美国经济学巨子萨缪尔森都对此有过较为明确和深入的论述,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一书中曾提出“丰裕中的贫困”的概念。他指出:“在当今美国贫困主要集中于以下人群,黑人和西班牙裔的家庭、老人以及女性为户主的单亲家庭在贫困家庭中的比率上升……界定贫困时以收入为标准,家庭消费达不到平均家庭在食品、服装、住房上的消费水平的50%时,该家庭即可被定义为贫困。”[1]与郎特里不同的是,萨缪尔森吸收了阿玛蒂亚·森等学者的观点,也涉及其他非收入的贫困问题,他指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特征不仅表现为人均收入低,还包括人们的健康水平普遍较差、文化水平低、普遍营养不良、并且缺乏资本。[2]受传统经济学影响,以往对贫困人群的帮助主要是收入支持,政府承担责任的基本形式通常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对象相对普遍的社会保险项目,包括老年人和残疾人养老金以及医疗和失业保险;第二类是对象特定的转移支付项目,也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现金转移支付援助为典型的福利手段无疑是最有效的,但人们很快发现这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如何解决扶贫瞄准的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家计调查。但家计调查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并且受到不少批评。因为对不少贫困者而言,搜集他们收入和资产的准确信息是比较困难的,尽管在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