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总第7期)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影响猪肉安全和猪肉质量的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 引言

近年来频繁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如“瘦肉精”、“抗生素滥用”、“兽药残留超标”及“病死猪”等事件均与猪肉的质量安全相关,猪肉及其制品已成为食品安全事件最为频发的食品类别之一[1]。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不高的背景下,生猪养猪户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滥用饲料添加剂、超量超范围使用兽药、丢弃甚至出售病死猪、随意排放污水和粪便等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生产行为。猪肉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最主要来源,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占全部肉类消费总量的64.92%。并且,我国的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量增加,同时对猪肉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保证猪肉的安全和质量,无论是从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角度,还是从推动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的角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生猪养殖户的角度探究如何规范养殖户的生产行为,保证猪肉安全和提高猪肉质量就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 文献回顾

为降低生猪的发病率、遏制疾病的传播,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兽药以及饲料添加剂。然而,过量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会对猪肉的质量安全造成负面影响。过量使用兽药致使兽药残留超标,大量兽药沉积于生猪体内的淋巴结、肾和肝脏等器官,直接影响猪肉的质量安全[2],威胁食用者的身体健康[3]。同时,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及其添加物,将造成生猪体内耐药菌增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