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现状与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他们在媒介使用上存在的问题,项目组于2013年10~11月进行了问卷调查工作。在调查地区的选择上,依据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1],项目组选择留守儿童规模较大的安徽省、河南省和湖南省作为开展问卷调查工作的省份。在每个省份,项目组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留守儿童统计数据,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抽取了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3~4所学校作为问卷发放的地点。共发放问卷1140份,回收问卷1123份,其中有效问卷1023份。问卷回收率为98.5%,有效回收率为89.7%。1023个调查样本的来源分布如表3-1所示。
表3-1 调查样本的来源分布情况(n=1023)
表3-1 调查样本的来源分布情况(n=1023)-续表
一 受访样本的基本情况
受访留守儿童中,小学生458名,中学生565名。在性别分布上,男孩占59.6%,女孩占40.4%。受访者最小年龄为6岁,最大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12岁。
关于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28.3%的受访者认为是“中等以下”,57.5%的受访者认为是“中等以上”,14.2%的受访者认为是“优秀”。
受访样本的家庭情况如表3-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受访者中,父母均在外地务工的留守儿童占据了六成以上的比例(67.8%);超过半数留守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初中水平(54.9%);有接近半数的留守儿童父亲(46.2%)或母亲(45.9%)在外地务工的时间超过3年。
父亲或母亲外出务工后,70.2%的留守儿童生活在隔代监护家庭中(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