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西北五省区高等级代表性旅游资源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西北旅游联动发展研究报告

丝绸之路贯穿辐射西北,具备了旅游区域协作、联合开发的客观基础,理应形成一个国际品牌旅游经济带,但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其中国段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明显落后。

区域之间进行旅游合作是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普遍现象和突出趋势,也是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旅游产业联动发展从属于“区域旅游,可以使区域内各旅游地的内部竞争转化为与其他区域的外部竞争,从而使区域内各旅游地整体力量得以发展,是理性竞争的体现。它包括联动主体、联动客体、联动效益三个要素。西北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依靠自身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创新观念,独辟蹊径,共塑精品,协调发展,整合联动,实现一体化发展”[1]

一 地理区位

西北五省区一说源自1949~1953年国家设立的六大行政区之一的西北行政区,一直沿用至今。西北五省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陕西、甘肃、青海3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区,面积311.62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土地面积的1/3,人口约9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5。

西北五省区东邻山西、河南、蒙古国,南接湖北、重庆、四川、西藏,北到内蒙古,西北到西南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接壤,西南与克什米尔地区为邻,详细区位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西北五省区位特点

二 发展现状

深化跨区域合作、促进协同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西北旅游协作区是我国成立最早、地域最广的旅游协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