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人住宅及其投资
一 日本老人住宅的现状
(一)老年人的现状
老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被称为老龄化率。通常,老龄化率超过7%时称之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时称之为老龄社会,超过21%时称之为超老龄社会。
日本的老龄化率在1950年时还不到5%,经过急速增长后,到1970年迎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而在之后的短短24年(1994年)就进入了老龄社会[1]。并且在2007年进入超老龄社会后老龄化率也没有停止增长,2016年老年人口增加至3500万人左右,老龄化率也随之达到27.3%(见图1)。
图1 老年人口及老龄化率的走势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预计:日本的老龄化率在2025年将突破30%,到2060年约达到40%,届时10人当中就会有4个人的年龄超过65岁。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婴儿潮(1947~1949年)一代已经成为65岁以上人群,由此老龄化进程相对缓慢的大城市圈也将加快步伐。另外,在核心家庭化等背景下,老人与子女的同住率也从1980年的约70%,下降到1999年的50%以下,而到2014年更是大幅度下降至40.6%。独居或与子女分居的老人家庭在不断增加[2]。这就意味着不单是老年人口数量在增长,老年人口的分布地区及家庭状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看护保险制度
1.看护保险制度建立的社会背景
在高速老龄化进程中,日本2000年导入的看护保险制度成为为老人医疗及看护提供“社会对应”作用的巨大支柱。该制度建立的社会背景,如下文所述。
20世纪50年代之前,日本国内老龄人口数量较少。1961年建立国民全民保险制度[3],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