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村改居”社区老人的适应困境及其融入路径研究
随着城市扩容提升速度的加快,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区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地区出现了一种比较特殊的社区类型——“村改居”社区[1]。由于“村改居”社区处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具有较强的二元性和过渡性,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这种变化对老年群体的影响尤为明显[2]。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邻里关系疏离、缺乏精神慰藉、休闲娱乐方式匮乏、生活环境适应困难、身份认同危机等方面。本研究基于河南省郑州市“村改居”社区的实地调查,在经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村改居”社区老人的适应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旨在提高“村改居”社区老人的幸福指数,进而促进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 研究方法与样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村改居”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选择主要采取立意抽样的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目标和主观分析来选择和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村改居”社区老人的邻里关系、休闲娱乐活动、精神慰藉、生活环境适应、身份认同等方面。本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村改居”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人,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77份,回收率86.6%。调查样本中男性为111人,所占比例为40.1%;女性166人,所占比例为59.9%。其中,60~65岁的老人占22.4%,66~70岁的老人占24.5%,71~75岁的老人占25.3%,76~80的老人占19.9%,81岁及以上的老人占7.9%;小学及以下学历的老人占62.5%,初中学历的占30.7%,高中、中专和中技的占5.4%,大专及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