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郑州市城市空间扩展情况  |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郑州大都市区的动力机制

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和演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国家区域政策积极引导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大都市区作为新的经济体系中的空间地域单元将发挥重要作用。郑州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与时代特征密不可分,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在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趋势的双重推动下,郑州大都市区的发展受到各种力量的作用,表现出与发达国家大都市区不同的特征。

第一节 城市郊区化和小城镇快速发展

一 城市郊区化推动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传统城市化阶段和大都市区化阶段。在传统城市化阶段,人口和工商业不断向城市集聚,但集聚到一定程度后,有限的城市空间开始饱和,出现所谓城市病,表现为交通拥堵,土地价格上升,住房成本增加。在大都市区化阶段,制造业开始向郊区和附近的城镇迁移,城市作为制造业中心的功能弱化,作为服务和管理中心的功能不断强化;伴随着通勤铁路的发展和小汽车的普及,居住在中心城市周边的城镇或郊区居民,每天通勤到中心城市工作成为可能,人口向中心城市周边城镇和郊区迁移和聚集,逐渐扩展到距中心城区30公里的地域,进而扩展到距中心城区50公里甚至更远的地域,但通勤联系范围一般不会超过70公里。因此大都市区的空间尺度一般不超过2万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10年的人口统计,把美国366个大都市区按人口规模排序,排名前20位大都市区的平均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