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科普人才发展报告(2016~2017)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科普政策与科普人才的关系探究

一 我国科普人才工作现状

(一)科普人才的定义

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便开始关注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比如科学技术。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再到“人才强国”,科技和人才成为社会密切关注的两大主体。可以认为,科普人才既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衍生物,又是实现科学普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之一。由此,培养合格的科普人才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胡丽春认为[1],科普人才是将人类在对社会、对自然了解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知识、各种原理通过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社会的群众,从而使人民群众的科学素质水平得到提升的一类专业性人才。

浙江省科技馆馆长李瑞宏认为[2],科普人才是具有专业性的劳动者。他们不仅自身具备了科学知识,还知道如何把这些知识传播给受众,既有专业能力,又有传播能力,还具备一些管理人员的性质。因此,更应该注重培养合格的科普人才,把它当作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

1.我国科普人才数量情况

本文通过梳理2008~2014年全国科普人才数量(包括科普专职人才、科普兼职人才和科普人才总数)的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清晰展现了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在科普人才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和进步。

表1 2008~2014年科普人才数量统计
单位:万人
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科普人才 176.11 180.84 175.14 194.29 195.78 197.82
科普专职人才 22.97 23.42 22.34 22.42 23.11 24.23 23.93
科普兼职人才 153.14 157.42 152.80 171.87 172.67 173.59
资料来源:《中国科普统计》(2009~201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表1 2008~2014年科普人才数量统计

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科普人才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比较小,尤其是科普专职人才数量,在2013~2014年有所减少;相比之下,科普兼职人才虽然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