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数学模型技术
本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侧重运用数学理论与方法,更加准确地判断和预测将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达到的水平与规模。在对区域组成要素的作用、功能进行结构分析时,可以运用的模型主要有投入产出模型、层次分析模型、网络模型等;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要素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总体预测时,可以运用的模型有回归预测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
第一节 产业结构功能分析模型
一 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创立的。他于1936年发表了投入产出的第一篇论文《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并于 1941年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一书,详细地介绍了“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内容;到1953年又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一书,进一步阐述了“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列昂惕夫由于从事“投入产出分析”,于1973年获得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曾受到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计划平衡思想的影响。因为列昂惕夫曾参加苏联20年代中央统计局编制国民经济平衡表的工作。
按照列昂惕夫的说法,“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所使用的数学方法,主要来自于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瓦尔拉斯在1874年出版的《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一书中首次提出)。因此,列昂惕夫自称投入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