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01~2014年重庆市MFVC变化率空间分布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2001~2014年中国植被的省域特点

7.1 北京市植被状况

7.1.1 2014年北京市植被状况

北京市2014年植被MLAI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差异,MLAI总体介于2~6,空间分布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的趋势,且与地表覆盖类型密切相关(见图1)。北京市西部的房山区、门头沟区和北部的延庆县、怀柔区等山地区域,以森林覆盖类型为主,MLAI介于4~5,最高可达6;城中心及其周边区域的MLAI介于1~2。

图1 2014年北京市植被MLAI空间分布

北京市2014年MFVC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具有典型的阶梯形分布特征(见图2)。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以森林覆盖为主,MFVC最高达到97.5%;城中心区周边植被覆盖良好,MFVC介于70%~90%。MFVC空间分布与MLAI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图2 2014年北京市MFVC空间分布

北京市2014年植被年NPP均值为182.1克碳每平方米,年NPP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其空间分布与地表覆盖类型密切相关(见图3)。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以森林类型为主,森林类型固碳能力较强,年NPP较高,介于300~400克碳每平方米;城中心周边地区分布有绿化隔离带、绿化林、森林公园等,年NPP介于50~150克碳每平方米。年NPP空间分布与MLAI、MFVC空间分布具有较好一致性。

7.1.2 2001~2014年北京市植被变化

图3 2014年北京市植被年NPP空间分布

图4 2001~2014年北京市植被MLAI变化率空间分布

北京市2001~2014年植被MLAI变化率空间变化具有一定差异(见图4)。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森林植被的MLAI变化率较大,每年平均增加0.05~0.15;此外,北京东南部的密云区和平谷区也有大部分植被MLAI变化率每年平均增加0.05,最高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