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发展现状与趋势
根据2016年1月2日发布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中的定义,汽车动力蓄电池主要是为汽车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其有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起动的启动电池,主要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镍氢动力电池等,不包括铅酸蓄电池。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有较大差别。根据国标GB/T 19596-2004的定义,电动汽车主要分为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以及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混合动力汽车对电池容量要求较低,不需要额外建立充电装置;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通常需要采用铂基催化剂,目前其总体成本仍然偏高;纯电动汽车对电池容量要求高,需要配置充电装置。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政策驱动下对纯电动汽车需求的增长,大大促进了动力电池的生产。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约93万辆,我国市场增长达到50.7万辆,占全球产量的54.5%,我国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国。据预测,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和未来3~5年仍将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政策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使得产业发展更加健康完善的必经之路。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未来行业仍将经历较快发展。[1]
电池是电动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之一(重量和功能角度),比如插电式乘用车电池重量为230~275kg、插电式商用车略小、纯电动乘用车为300~550kg、纯电动商用车可达1900kg。多数报道的纯电动乘用车动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