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2014~2015)
2015年底,河南省城镇人口达到4441.38万,城镇化水平达到46.85%,比2006年高出了14.38个百分点,尤其是近5年,全省每年约有200万农民变身为市民,新型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2014年,洛阳市、禹州市、新郑市和兰考县入选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5年,濮阳市和长垣县入选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6年12月,鹤壁市、新密市、登封市、长葛市入选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至此,河南省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已达到10个。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稳定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证制度,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河南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深入实施,并积极开展城市管理下沉,深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初步构建了权责明确、功能完备、管理规范、运行顺畅的城市运行体系。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百姓宜居更宜业。据测算,目前全省经济总量的70%左右在城镇产出,投资的80%左右在城镇发生,消费的82%左右在城镇实现,劳动力的42%左右在城镇就业,城镇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成为集聚人口、资源、要素、产业的最大平台。
2.1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评价分析
2.1.1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发展概述
2006~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竞争力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2-1-1所示。
表2-1-1 河南省2006~2015年城镇化进程竞争力指标 | ||||||||
---|---|---|---|---|---|---|---|---|
年份 | 城镇化率(%)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 市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平方米) |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 | 燃气普及率(%) | 人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平方米) |
2006 | 32.47 | 9810.26 | 1678.60 | 5305 | 10.00 | 129.50 | 63.23 | — |
2007 | 34.34 | 11477.05 | 1775.30 | 5902 | 10.81 | 125.90 | 68.87 | — |
2008 | 36.03 | 13231.11 | 1857.24 | 5967 | 9.90 | 115.90 | 66.91 | 8.20 |
2009 | 37.70 | 14371.56 | 1913.26 | 4886 | 10.44 | 118.50 | 72.89 | 8.72 |
2010 | 38.50 | 15930.26 | 2014.40 | 5178 | 10.25 | 109.10 | 73.43 | 8.65 |
2011 | 40.57 | 18194.80 | 2098.07 | 5124 | 10.83 | 108.60 | 76.19 | 8.90 |
2012 | 42.43 | 20442.62 | 2219.07 | 4964 | 11.08 | 104.09 | 77.94 | 9.23 |
2013 | 43.80 | 22398.03 | 2289.08 | 4982 | 11.57 | 105.38 | 81.98 | 9.58 |
2014 | 45.20 | 23672.06 | 2374.67 | 5149 | 11.67 | 107.44 | 83.76 | 9.93 |
2015 | 46.85 | 25575.61 | 2503.08 | 5155 | 12.06 | 111.07 | 86.02 | 10.16 |
表2-1-1 河南省2006~2015年城镇化进程竞争力指标
2006~2015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