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中国月球探测的起步与可持续发展

月球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也是人类向太阳系空间开展探测的理想基地和前哨站。月球具有的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特殊的空间环境条件,已经展现出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月球的探测与开发将推动新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和光电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从而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无全球性磁场、弱重力、高洁净和地质构造稳定的特殊环境,建立月球天文观测基地和科学实验基地、生物制品和新材料研制基地、对地观测站和深空探测前哨站均具有重大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欧阳自远,2005;Heiken,et al.,1991)。

一 中国月球探测的起步

中国月球探测的起步,首先经历了35年的跟踪研究与积累。通过系统了解苏、美两国月球探测的进展,综合分析深空探测的技术进步与月球和行星科学的研究成果,适时总结与展望深空探测的走向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又经历了长达10年的科学目标和工程实施与立项的综合论证,在国防科工委与国家航天局的主持与领导下,中国科学院、总装备部、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共同提出我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战略与远景规划,系统论证了首次绕月探测的科学目标、工程目标和工程立项实施方案。

1.35年的跟踪研究与积累(1960~1994年)

1958~1976年,在冷战背景下,美国和苏联展开了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竞赛,掀起了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其间,苏、美两国共发射108个月球探测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