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山东省科普能力指数及分项指标指数变化趋势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各省及区域科普能力发展指数分析报告

一 国家科普能力指数

自2006年以来,我国国家科普能力指数持续上升。以2006年为基年,科普能力总指数为1,至2015年,指数已经达到2.05,提升幅度比较大。科普能力总指数的二级指标主要包括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基础设施、科学教育环境、科普作品传播、科普活动。从6项指标近几年的变化趋势看,科普作品传播和科普活动本身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变化,因此科普能力提升的原因可能主要来自指数变化比较大的方面,如科普基础设施、科普经费、科普人员和科学教育环境等方面,特别是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经费增加比较明显,在2015年分别达到2.42和2.24,是影响我国科普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从各项指标指数的增长率看,科普基础设施年均增长率最快,达到10.3%;其次是科普经费和科学教育环境,科普作品传播指数的增长率最低,仅为5.3%(见图1、图2)。

图1 国家科普能力指数及分项指数变化趋势

图2 2006~2015年我国科普能力指数年均增长率

二 东中西部区域科普能力指数

1.东部科普能力指数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西部科普能力指数上升明显快于东部和中部

2006年,东部的科普能力指数达到1.46,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指数提高了一倍多,到2015年达到3.06。虽然中部和西部科普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与东部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015年两区域的科普能力指数分别为1.49和1.64。西部科普能力指数年均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年均增长率达到10.8%,而中部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已经连续三年下降,2015年仅为1.49,年均增长率仅为6.1%(见图3、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