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社会冲突经历与社会态度的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R)
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

利益矛盾和冲突

近几年来,贫富差距问题,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等新民生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由土地征用、住房拆迁、下岗安置、社保救助、劳动纠纷等引发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增多。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刑事案件立案数由1995年的1621003件增至2005年的4648401件,增长了1.87倍;劳动争议受理案件数也由1996年的47951件上升至260471件,增长了4.43倍。

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分化,以及社会成员间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明显改变,是当前中国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面对普遍存在的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公众是如何认知的?影响他们社会冲突意识的机制是什么?对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感受是否会影响到人们对社会和谐稳定形势的判断?这些问题都是本章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 利益冲突认知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对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冲突的现实感知和对利益冲突未来趋势的判断有明显关联,二者的Somers’d定序相关系数为0.526(见表11-1)。从表11-1和图11-1可以看出,越是认为当前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冲突严重的人,越是认为未来利益冲突激化的可能性会增强。认为社会群体间存在严重或较大利益冲突的人,分别有83.23%和76.63%认为未来社会群体利益冲突会激化;而认为社会群体间利益冲突不大或不存在的人,对未来利益冲突激化的判断则大幅度下降,分别只有40.9%和8.6%。由此可见,人们对未来社会冲突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现实利益冲突感知的延伸。

表11-1 利益冲突的现实感知和未来趋势判断的交互分析

表11-1 利益冲突的现实感知和未来趋势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