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层的力量和政治态度
一 中产阶层是“稳定器”还是“变革器”
1.中产阶层的社会“稳定器”理论
从理论溯源上说,中产阶层的社会“稳定器”理论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那里。在《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全面而具体地分析了中产阶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中产阶层,与现代社会学所说的中产阶层相差甚远——毕竟,亚里士多德的概念语境,不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氛围。所以,亚里士多德的中产阶层,是在对一个国家人口进行富裕程度的三分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将一个国家的人口划分为“极富”、“极贫”和居于其间的“中产阶层”三个部分。在这一意义上,亚里士多德的中产阶层,很像现在经济学家所说的“收入中产”。
但给予后人以重要影响的,不是他对中产阶层的人口学定义,而是这位政治学先驱对其所定义的“中产阶层”政治特性的刻画。在他看来,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都不具有政治理性,而只有中产阶层才能在所谓的“理性”指导下,按照正义原则适度行事,避免富裕阶层的贪欲和贫困阶层对财产的觊觎。当这个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时,他们会成为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缓冲器和仲裁人。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职责的承担需要具备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中产阶层必须在人数上足够众多、政治上足够强大。可惜这一点,往往被学术界忽略。
后来的学者,如写下《论美国式民主》一书的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有闲阶级论》一书的作者——社会学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