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挤压对生育的影响
大规模的城乡人口流动加剧了婚姻挤压的态势。相对剥夺感理论认为,在与他人或其他群体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人们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和不平衡,即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当人们有强烈的相对剥夺感时,更可能产生违背社会规范的想法或做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在婚姻挤压和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处于弱势地位,在婚姻市场上是遭受婚姻挤压的高风险人群,在经济和社交方面也更容易产生较强的相对剥夺感。关于流动人口生育偏好的已有研究很少纳入婚姻挤压和相对剥夺感的视角。本章将以这两个视角揭示在婚姻挤压背景下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偏好是否会受到成婚困难和相对剥夺感的影响。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农村流动人口长期生活于农村的文化环境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为明显,当其流动到城市之后,虽然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由于这类人群与当地市民的交往较少,他们的“圈子”依然集中于和自己具有同等身份的农民工群体,因此其观念可能并不会发生本质上的转变。加之当前针对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居家养老依然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这就更加剧了人们对男孩的偏好。在低生育率社会,男孩偏好的生育观念反映在生育行为上则表现为性别选择性生育,导致出生性别比异常和男孩过剩。
在人口大规模迁移背景下,受行业、区域和性别隔离的影响,男性和女性交流的机会减少,因此,男性和女性都可能面临婚恋难题。遭遇成婚困难可能使流动人口感受到适婚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