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地方立法调研报告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庭暴力在给受害人带来伤害的同时,严重危及家庭的和睦稳定,引发社会问题,破坏社会和谐。在世界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已成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将之纳入法制化轨道。[1]我国一贯重视对家庭的维护,近年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立法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除中央层面外,一些地方也出台了针对家庭暴力的专项条例或办法。杭州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一度有制定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地方立法的呼声。如何看待这些声音,一些共识性的重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值得关注。[2]为此,我们开展了杭州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地方立法专项调查活动,以下系成果报告。
一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487份。问卷发放对象(以下简称受访对象)包括党政领导、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妇联干部、司法调解员、公安干警、企业职工(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居民、农村村民(包括外来媳妇)等各阶层人员。受访对象中的总体情况如下:第一,性别:男性903人,女性1528人,56人未作答;第二,年龄:20周岁以下的113人,20~30周岁的777人,30~45周岁的1058人,45~60周岁的463人,60周岁以上的67人,9人未作答;第三,文化程度:初中以下423人,高中648人,大专698人,本科607人,研究生及以上85人,26人未作答;第四,职业类型:机关人员365人,事业单位人员569人,企业人员660人,个体人员282人,农民348人,无业人员199人,64人未作答;第五,户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