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移动互联网手机端App对休闲行为的影响分类  |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移动互联网与国民休闲行为:现状与未来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我国互联网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规模于2014年达到5.27亿人,[1]首次超越个人电脑(PC)网民规模,[2]手机开始成为我国国民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五年间,手机网民规模以平均每年约6000万人的速度增长,于2018年12月达到8.17亿人,[3]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手机上网用户达12.9亿人(见图1),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56亿GB,同比增长129.1%;其中手机上网的流量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9.5%,[4]手机已然成为国民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终端。人与互联网的连接从PC端到手机端的这一转移极大地改变了国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利用手机进行网络休闲已成为人们闲暇时间不可或缺的休闲方式。国民休闲通常是指覆盖全体国民、实现全民共享的休闲活动,[5]因此,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引发了当代国民休闲的变革,对国民的休闲行为产生了诸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图1 2018年3月底至2019年3月底手机上网用户情况

自2006年起,中国小康网开始逐年发布《中国休闲小康指数报告》,“玩手机”作为新兴的休闲方式于2013年开始进入“国人最喜爱的十大休闲方式”排行榜。受访者每年从睡懒觉、看电视、打游戏、旅游、玩手机等近30个选项中评选出“国人最喜爱的十大休闲方式”。结果显示,“旅游”超过了包括上网、阅读、看电影等在内的文化娱乐类休闲,一直保持领跑态势,在各年度均排在首位或者次位。“玩手机”则从2013年的第十名升至2018年的第二名,迅速成为国人青睐的休闲方式。在2018年的报告中,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