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19年酒店技术升级案例  | 
出版时间: 2020年06月

不同类型旅游住宿品牌运营机制及产品策略分析

一 品牌市场结构调整

近年来,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使得国内旅游住宿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求变。迈点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各类酒店、客栈民宿共计47万余家。从品牌结构来看,经济连锁酒店、高端酒店、中档酒店及非标住宿占比分别为81.86%、4.81%、6.85%和6.47%。当前,经济连锁酒店产品提质慢、中档酒店市场份额小、高端酒店区域分布较集中、非标住宿业态不分明等行业特征,使得品牌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错配问题凸显。[1]

国内旅游住宿品牌设置与发展现状如下:第一,模仿国际酒店集团构建了档次齐全、市场接受度高的品牌矩阵,但多数品牌形式上的克隆导致品牌雷同,供给也很难契合消费者的需求。当下更需认真研究国际酒店集团的品牌矩阵,确保每一个品牌形象立体、风格鲜明、辨识度强。第二,就品牌影响力而言,我国高端酒店品牌仍然大而不强。[2]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欧美发达国家是高端酒店品牌的主要输出地,东南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是精品酒店品牌的主要输出地,如安缦、悦榕庄、GHM、阿丽拉、安纳塔拉等品牌。第三,经济型和中档酒店品牌近年来异军突起,但发展主要在国内,品牌输出能力相对有限,目前主要在东南亚等国人出境聚集地发力拓展。第四,虽然文华东方、半岛、朗廷等香港高端酒店品牌迅速崛起,但内地符合市场认知的全国性高端酒店品牌仍是少数,接下来需要在进一步发展中低档酒店品牌的同时重视对高端酒店品牌的培育。

国内旅游住宿品牌运营存在的问题如下:第一,品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