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00年23个OECD成员国的产出数据对比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有闲而有钱 无为而有为——闲暇的经济效应与实证数据

一 闲暇的经济学谜题

(一)“富强之谜”

国家的富强,在经济学中,需要具体的指标来衡量。GDP用以衡量经济体的总体实力,是衡量“强”的指标;人均GDP考量经济体内部的富裕程度,是衡量“富”的指标。GDP总量高,可能和人口众多,具有“人口红利”的大国效应有关;人均GDP高,可能和技术进步带来的规模经济有关。那么,“富”和“强”是统一的还是矛盾的呢?是可以兼得还是难以两全呢?

我们来看看数据(见表1)。

表1 2000年23个OECD成员国的产出数据对比

OECD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缩写,共31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一个组织,俗称为“富国俱乐部”。在表1中,呈现出三个典型的区带:①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四国(表中①),GDP总量和人均GDP均排进前十名,属于“又富又强”的国家;②韩国和墨西哥(表中②),GDP总量很高,但人均排名迅速下落,在俱乐部中属于“强而不富”的群体;③卢森堡、丹麦和奥地利(表中③),总量GDP排名十分落后,但人均排名急剧突前,是“不强但富”的国家;最突出的是卢森堡,它在表单中是“最弱”的国家,却同时是“最富”的国家。

颇有意味的是,无论是从感性上还是从数据上看,中国都属于“强而不富”的国家。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的数据,中国的GDP总量排名全球第三,但人均GDP尚不如表1国家中最穷国墨西哥2000年人均GDP的一半,屈居世界排名的第125位。中国强大了,但还很不富裕。

富和强,有些国家兼而有之,如表中的①类国家;可有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