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福建农村公共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引言
农村社会、农民对公共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源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需要。公共产品是一种中间投入品和生产要素,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可以降低私人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私人的收益水平(岳军,2004),这就决定了农村私人产品的生产对农村公共产品有着较强的依赖性。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日益显现,此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农业、农民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并非一成不变,它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温饱社会向小康社会加速发展、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居民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势必促使农村居民对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产生更高的需求。以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行为为例,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大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为农民以衣、食、住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结构升级准备了条件,而这种消费结构的转换必然会拉动农民对道路、电、水、医疗保障等公共产品的巨大需求。
与农民对公共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其供给结构是否合理?这是我们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本章的任务就是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具体地,本章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对中国农村公共产品发展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其次,基于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发展现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