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00~2014年全国青少年胸围发育水平的变化(总体)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变化特征报告

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曾经“令人担忧”,肥胖率上升、心肺功能发育不充分以及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等问题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各地各级学校对此做出了艰苦的努力,特别是伴随国务院、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系列文件的实施,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中考”、“体育会考”等措施的不断推进,截止到2014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现状基本得到遏制。

2014年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工作的第30个年头,为了有效地反映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本文重点选择2000年以后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数据,分析21世纪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特征。

一 总体状况

2014年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肺活量继2010年出现上升拐点之后,继续呈现上升的趋势,中小学生速度、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继续呈现低龄化倾向,特别是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一)身体形态生长水平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表1、表2和表3的结果显示,自2000年来我国城乡7~18岁学生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发育水平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各年龄段男女学生身高平均增长值为3.4厘米、2.8厘米;体重为5.1千克、3.7千克;胸围为4.8厘米、1.9厘米,2014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