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全国12个海岛县知名度比较  |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长山列岛海岛渔(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系列连陆工程的建设,海岛和大陆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海岛通过连陆工程成为“半岛”,海岛的部分属性逐渐弱化,这也给海岛文化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如何保护、传承海岛特有的文化,更好地发展海岛文化,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长岛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地处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海域内共有海岛48个,占山东省海岛总数(112个)的2/5,是我国北方海洋特征最鲜明、最突出的区域。长岛具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包括上百年的渔俗文化、上千年的妈祖文化、上万年的史前文化、上亿年的地质文化。根据资源优势,近年来长岛在文化建设领域实施了“百千万亿”工程,并取得了初步成效,[1]但同时,海岛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特别是长岛渔家号子传承后继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由于海岛文化涵盖范围广泛,我们重点针对渔(民)俗文化进行了专题调研,分别于2014年8月、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长岛县的不同海岛开展调研,通过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深度访谈、考察民居村落等,调查分析长岛渔(民)俗文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 海岛文化的内涵

国内学者、研究人员对海岛文化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岛文化基础理论、海岛文化要素专题、区域海岛文化研究等方面。目前,海岛文化尚未有明确的、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