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1990~2000年各年份的总和生育率估计
所属图书: 中国低生育水平研究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生育水平的争议

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计划生育以来,中国的生育水平大幅度下降、80年代总和生育率在略高于更替水平上徘徊波动、90年代降至更替水平以下。70年代以来的生育率转变是当代中国的革命性变化之一,一系列的普查和调查以及大量的研究,都一致性地记录了过去30年里中国生育率的快速下降(Feeney,1994;Scharping,200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所有有关生育率的全国性调查或人口普查,以及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安部和统计局的年度统计等直接数据,所显示出的总和生育率水平都没有超过1.4。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原始数据计算出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22,这一数据引起了新一轮关于生育水平的讨论。有学者认为,尽管能感受到90年代以来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但是如果说生育率已经下降到1.4以下,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翟振武,2005)。到目前为止,政府部门和学者并没有就生育水平达成共识。介绍中国生育率数据的统计来源,1990年和2000年低年龄组中生育数量的漏报,目前对生育水平的调整以及争议。

一 不同来源数据

中国的生育数据存在争议,除了数据本身的质量之外,与中国记录生育数据的机构也存在关系。中国公安系统、计生系统和统计系统各自有一套生育数据,这使得三种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有时候这种差异很大。

(一)公安系统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1951年公安部公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在城市建立并逐步完善户口登记体制。1953年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不仅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