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资源型企业创新能力系统提升策略研究
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主体,而资源型企业如何对其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创新”这一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一 山西资源型企业创新背景及系统作用机理
(一)山西资源型企业现状
资源型企业,相比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而言,从广义上讲涵盖了所有自然资源领域的企业,狭义的资源型企业仅指在矿产资源领域运作的企业。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概念,山西作为资源型地区,依托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运营的企业占了很大比重。
2010年,山西成为第一个全省域国家级综改区。2013年底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山西省10个地级市、3个县级市入列262个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山西统计年鉴2015》数据显示,从事采矿业与制造业的产业活动单位数共35776个,占山西省产业活动总单位数的比重为7.5%;从业人员数共2845566人,占比近30%(见表1)。
行业 | 法人单位 | 产业活动单位 | |||||
单位数(个) | 单产业法人所属的法人单位数(个) | 多产业法人所属的法人单位数(个) | 从业人员数(人) | 单位数(个) | 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数(个) | 从业人数(人) | |
采矿业 | 6410 | 6237 | 173 | 1243412 | 6805 | 568 | 1188913 |
制造业 | 27601 | 26824 | 777 | 1561702 | 28971 | 2147 | 165665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2183 | 2045 | 138 | 147395 | 3141 | 1096 | 217344 |
总计 | 382166 | 357119 | 25047 | 9074603 | 475789 | 118670 | 9735233 |
注:法人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并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或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组织;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 资料来源:山西省统计局网站。 |
表1 山西省按行业划分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数及从业人员数(2015年)
截至2016年底,山西省域内共有上市公司38家,其行业分布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采矿业两类行业(见表2)。据调查,采矿业中7家企业全部从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制造业中有3家企业从事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各有2家企业分别从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延边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延边加工业。上述16家企业的业务经营均与当地煤炭、金属等自然资源密切相关,主要进行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是典型的资源型企